“赶考”出发地 精神代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年芳华

“赶考”出发地 精神代代传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8日 来源:

峥嵘岁月

  在绵亘800里的太行山脉中,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在20世纪40年代末走向历史前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圣地,她就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

  自上海石库门出发、从嘉兴南湖起航,经过20余载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迎来胜利曙光。1948年5月,中央前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从此,西柏坡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西柏坡,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扭转乾坤的丰功伟绩,孕育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纪念馆广场。图/新华社

小山村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到达西柏坡,叶剑英率中央后委也同期到达,分开了整整一年的前委、工委、后委又汇合到了一起。5月27日,毛泽东乘车到达西柏坡,至此,中央完成了从陕北到西柏坡的转移。西柏坡这个小山村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在西柏坡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军事战役”,取得解放全国的决定性胜利。也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历史名篇,留下了彪炳史册的战斗檄文。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期间,党中央从西柏坡共发出197封电报。人民解放军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创造了平均一天歼灭国民党近一个师的战争奇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西柏坡时期的斗争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政治品格。这种光辉品格蕴藏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不懈奋斗中,磨砺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中,闪亮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淬炼中。

                      西柏坡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图/新华社

立规严纪,集中统一

  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全党向中央看齐的思想。西柏坡时期,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军开始大兵团正规作战。我们党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变化,提出强化看齐意识,严格自律要求,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多次督促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强调这是“为了及时反映情况,使中央有可能在事先或事后帮助各地不犯或少犯错误,争取革命战争更加伟大的胜利起见”。

1948年9月,党中央召开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九月会议,这是一次“立规矩”的会议。会后,“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成为全党全军的行动方针。一场加强纪律教育之风在党内开展起来。

  九月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厘清了各级权力,有效地规范了党内运行机制,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颁布《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制度,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六条规定”是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铁规矩。党的十八大以后,根据新形势、新问题,中共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与西柏坡时期的“六条规定”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断改进作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优良传统。

赶考路上,不忘初心

72年前的3月23日,滹沱河畔阳光明媚。西柏坡村前屋后,十余辆大小汽车一字排开……这一天,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毛泽东同志的话意味深长。

  彼时,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从打天下到治天下的转折。如何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全面规划新中国制度框架与政策设计;警示全党同志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忧思因为胜利可能增长的“四种情绪”,防止“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号召;动身离开西柏坡前,誓言“决不当李自成”。

  “两个务必”穿越时空,时刻警示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一心为民,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即成立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到发起“三反”“五反”运动;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大论断,到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首次将“从严治党”写入总纲……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本报编辑根据《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西柏坡纪念馆等资料整理)

                                  西柏坡航拍图。图/新华社

我心向党

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气象人的赶考路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奉献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这28年的浴血奋斗和革命实践中,我们党先后创立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本人在河北工作的8年里,曾先后10余次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教育,收获良多。

  西柏坡,是太行山东麓河北省平山县一个普通小山村,群山环绕,翠柏苍郁。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央前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这里,建立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西柏坡的300多个日日夜夜,党中央在一间没有会议桌、没有椅子、由“大伙房”改造的土坯房会议室里,召开了党的“九月会议”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一间仅有16.3平方米的旧民房里,发出408封电报,调动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一间贴着缴获来的作战图的简陋房间里,领导全国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却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创造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丰功伟绩,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这一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赶考日”。1949年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第10天,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近代中国经历漫漫长夜,在这里终于破晓,走向光明。毛泽东亲自撰写的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向全国、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自此,中国革命踏上了新的起点。种桃种李种春风,梨花开尽春又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西柏坡到北京,“历史周期率之问”言犹在耳。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西柏坡,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随着这“一次政治上的‘寻根’”,与“两个务必”的思想内核高度一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范围内深度开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做起,通过与“六条规定”一脉相承的八项规定,进一步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

  从“两个务必”到“赶考”的斗争精神,数十年斗转星移,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不敢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在气象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气象人要赶什么样的“考”,答什么样的“卷”?触摸刻印在墙体上的电文,前进的号角仿佛在耳畔回响,历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们要赶党员干部勇于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考”,要赶向新时代、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答卷的“大考”,要赶实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气象服务需要的“大考”。

  历史因初心而壮丽,未来因奋斗而精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气象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纲”,答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这个“题”,确保向党中央、向人民交好这张“卷”。要发扬西柏坡精神,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奋斗,让“赶考”精神凝聚气象事业“再出发”力量。

  (作者系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办公室主任)

接力

弘扬西柏坡精神

刘玉民

河北省气象装备中心副主任,1984年参加工作,从2018年3月起担任河北省康保县张纪镇北郝家营村第一书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懈怠、不松劲,不停步,汲取前行力量,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2018年,受省气象局党组委派,我来到康保县北郝家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时间里,我们扑下身子,立足本村优势,着眼长远,突出既扶志又扶智、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先后为村里建了光伏电站、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等,办了数十件实事,留下了一个能持续增收的产业、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一个长效防贫机制、一个好的村风民风,帮助北郝家营村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的预定目标。如今的北郝家营村,大到整个村子,小到每家每户,处处都有“小惊喜”,特别是贫困户收入翻了两番多。

  脱贫攻坚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抓,真正做到把群众当亲人看、把扶贫当家里事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场历史性“赶考”中,我们与北郝家营村民一起,发扬西柏坡精神,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更多群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今后,我们将和全村的党员们继续践行“赶考”精神,巩固脱贫成果。

王明飞

雄安新区气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一个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一名雄安新区建设的“新兵”。

2020年8月,我告别了原工作单位来到雄安新区气象局工作。彼时,怀揣着梦想,带着期许,以“赶考”的心态来到了雄安——这座千年之城,未来之城。

  回首历史上的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带领党中央离开了西柏坡,以“赶考”的心态奔赴北京城。在告别西柏坡前,在西柏坡一间简陋的土坯房里,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因为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我们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如今,雄安新区气象局16名党员隅居在容城县城一个名叫大楼堤的城中村,践行西柏坡精神,谋划打造全国“智慧气象示范区,气象科技创新引领区,绿色生态气象保障先行区”。

X波段相控阵雷达建成,千年秀林、白洋淀水体应用气象观测站建成,“气象大脑”作为雄安城市大脑组成部分实现了大脑融入、数据融入、平台融入、感知融入和服务融入。当下,以国家气候观象台为基础的“一脑三网”智能观测体系等一批项目正式列入雄安新区2021年重点工程项目……

  雄安气象未来的轮廓渐渐清晰,回首看,我们初心如磐;雄安未来的画卷在徐徐展开,抬望眼,我们奋勇向前。

段宇辉

河北省气象台中短期预报科科长,冬奥张家口赛区气象中心古杨树场馆预报首席。

  我是“雪如意”“相约北京”系列冬季测试活动的气象工作者,也是西柏坡精神、冬奥气象精神传承的见证者、实践者。从历史的西柏坡到如今的冬奥崇礼,一条直线313.5公里距离的“气象之桥”,将我们连接在了一起。

2021年2月19日17时,冬奥张家口赛区的“雪如意”迎来了“相约北京”系列测试活动的第一场比赛。决赛前遇到较大的阵风和紊乱的风向,作为跳台场馆的竞赛气象员,我在前一日的领队会和当日赛时的气象服务信息中,明确了“大风天气在傍晚前后减弱、比赛有明确窗口期”的预报结论,并将FOP区小时预报和短临百米级预报信息进行了精细、准确报送。

  最终,赛事利用低风险时间窗,顺利完成比赛。这是气象工作者4年冬训成绩的一个缩影。

  为了获取第一手珍贵的、基于赛道的风场资料,我和冬奥气象保障队员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在-24℃、七八级大风的严寒天气中进行观测;人背肩扛,徒手爬上百米落差的大跳台和标准跳台的赛道,在“雪如意”上安装气象实验观测站;为了保障冬奥会测试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奋战在张家口赛区气象服务第一线。

  舍小家为冬奥,坚持赛场驻守,气象人只为它的花开刹那;数年冬磨一剑,科技支撑加持,气象人挺直脊梁迎考验。西柏坡精神传承,冬奥气象人一路向前。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