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史海·今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年芳华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史海·今品)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8日 来源:


  

赵九章,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1964年,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期间,赵九章与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周秀骥等一起与日本专家合影。

1958年,赵九章率团访问苏联,考察卫星工作。

  “我们中国也要搞人造卫星,科学院的科学家们都比较积极,其中最积极的是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先生,他对科学院提出第一个卫星方案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张劲夫,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兼副院长

  归国

  信件一:涂长望写给叶笃正、谢义炳的回国邀请信 1949年底

  祖国已经统一,气象事业将大为发展,切盼尽快回国服务。楚材晋用,终非了局。

  信件二:赵九章致顾震潮 1950426

振(震)潮弟:

  连接手书,欣悉行将返抵国门,无任忭慰。带来Vaisala探空仪入境护照,已早去函涂先生,请其即办好寄港。“所方现与气象局合作设置:(1)联合资料中心;(2)联合天气分析预告中心。合作原则院方业已同意,下月初章即偕陶诗言同车北上,商讨合作细节,章在京留稍久,六月初方能回南。

  近来事忙心烦,旧病常发,拟将所务稍为料理妥当之后,即请假一段时间,安心静养也。笃正、义炳处望致函催其早归,国内一切已上规(轨)道,正吾辈有所作为之时,万不可逗留国外也,余容面读,即祝旅安。

  兄九章手启

赵九章写给顾震潮1950426

  信件三:赵九章呈请郭沫若的函1950723

  兹接本所副研究员叶笃正君由美国来函谓“自朝鲜战事发生后,拟取道香港返国之途径现已不能通行,而由美迳达天津之船又极有限,且多为货船,每船乘客不过十余人。现在美归国之留学生将近三千人,似此实难于短期内到达。惟有取道苏联回国之一途,但所需旅费甚多,且须先行接洽。现在美候命”云云。按叶君亟待回国,可否由本院津贴一部分旅费并与苏联有关方面由本院先行接洽,请准予我国留学生通行之处。敬请鉴核酌夺示遵。

  ▽时代脉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人才短缺。时任中央军委气象局局长涂长望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一起写信动员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友人和弟子回国工作。

  此前,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罗斯贝的叶笃正,以一篇发表在美国《气象杂志》上的著名论文,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成为现代气象学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婉拒了美国气象局的高薪挽留,用“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祖国做点事”的话打动导师的心,尔后在导师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一年的等待,于195010月,绕道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与叶笃正同样师从赵九章、罗斯贝的顾震潮,则毅然决定放弃不久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回归祖国。导师罗斯贝对他放弃博士学位感到惋惜,但也理解其爱国之心,协助顾震潮办理回国手续,为他办签证担保。

  “科研为国家建设服务,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在这样的信念下,先后有顾震潮、叶笃正、谢义炳、顾均禧、朱和周、谢光道、黄仕松、刘好治等著名气象学家回到祖国,为新中国气象事业蓬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天,重读信件、见字如面,他们毕生践行的爱国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造星  

  信件:赵九章写给周恩来(节选)196412

  在最高国务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上,听到您的说明和报告,感到无比的兴奋,在全国开始出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以及全世界出现一片大好形势的今天,我国人民面临着更加光荣重大的任务。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愿尽我一切力量,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当代世界的先进技术,向六十年代和将来到的七十年代赶上去。”

  由于远程导弹射程较远,一般都要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落弹点的偏差必须有可能的把握,才能进行试射,我们可以先走一步发射卫星,把无线电导航、轨道试测及计算机地面跟踪等科学技术系统建立起来。这并不妨碍我国洲际导弹进展,相反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人造卫星的工作规模是非常大的,综合性是非常强的,配合原子能、导弹事业发展,可以更全面地推动各项尖端科学和工业的发展。首先是地面观测设备,需要发展灵敏度更高、距离更远的雷达设备,高速的电子计算机、各种特殊的讯号收发技术,如气象卫星中的图片收发技术,这就推动无线电自动控制等尖端科学和工业的发展。

  我国尖端科技力量已有相当规模,195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一批与新技术有关的研究单位,一支科学技术队伍已经成长起来。从1960年起,我们和五院合作已成功发射了一批气象火箭,取得高空风及温压资料。在探空技术上,取得一点初步成绩。由于您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曾提到要尽快解决运载工具问题,我特向中央领导提出这个建议,如果中央领导决定了发射卫星的计划,相信一定可以提前完成国家这一项重大科学任务,争取在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前放出第一个人造卫星,并把我国尖端科学技术带动起来。

  ▽时代脉搏

  研制人造卫星,对20世纪60年代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的中国,有什么样的意义?相隔半个多世纪,重读赵九章这封写于1964年的信,我们不仅可以找到这个宏大命题的缘起及其阐释,也会被建言者对祖国至忠、对科学至诚的科学家精神所深深触动。

  其实,早在写这封信的前些年,赵九章就开始关注卫星对空间科学和气象预报等方面的重大作用。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次年,赵九章作为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考察,主要任务就是考察卫星工作。就是在那次长达70天的考察里,苏联“老大哥”对卫星技术的绝对保密,让赵九章深刻认识到,“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卫星,有自己的探测手段,只有掌握第一手的材料才能走到空间科学的最前沿。”

  发展卫星对于国防建设是否有贡献,有多大贡献?调配力量发展人造卫星是否会妨碍我国洲际导弹研制进展?人造卫星的工作规模有多大,需要哪些主要的尖端科技作支撑?

  此前,为了推动人造卫星立项,赵九章已多次奔走。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当时学界对于发展人造卫星存在的一些主要质疑。由此,赵九章决定起草一份发射人造卫星的报告。在钱骥起草版本的基础上,赵九章逐句逐段斟酌修改,一封篇幅并不是很长的信用了20天才最终定稿,对卫星的国防用途、发射卫星与发射洲际导弹的关系、卫星与新技术的关系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在196412月下旬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赵九章把这封个人署名的亲笔信呈送给周恩来总理,建议把发射人造卫星正式列入国家计划。

  赵九章的建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中央军委于19655月和19658月,两次召开会议,研究批准人造卫星正式上马、正式立项。

  由此,中国航天一段波澜壮阔、激昂奋进的历史序幕,徐徐拉开。

  科研  

  手稿:顾震潮谈研究工作(节选)1964年前后

  顾震潮,我国现代气象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天气分析预报、大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云物理学及人工影响天气等诸多领域作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要多作研究,多动手,在研究实践中总结提高。研究工作是有方法的,但这方法只有在研究实践中才会积累经验而形成,也只有通过研究实践才能体会到学到人家的研究经验和方法。这是质和量的统一。只要工作需要,我们要多作大大小小的研究,大的要作,小的也要作。李斯《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寸土,故能成其高,河水不让细流,故能成其大”,研究工作也是如此。

  在实际研究中总是会遇到很多问题的。具体的实践、计算、观测也好,数据的解释也好,机制的建立也好,乃至进一步如何开展、深入也好,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一定要经常在头脑里用心想,认真把它想通、解决。自己一时不通的,通过讨论,反复地搞通。这种讨论、思考,本身就是一种研究过程。相反,仅仅是打基础,抱了一本书死啃,无论如何充其量是准备,不能是研究本身。而且原来看是小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仔细分析,有的也会逐渐发展成大问题。

  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结果的话,千万还一定要写出来,具体总结。并不是一定要发表,更不是想出个名,问题是如果不具体总结写成文章,就往往不去仔细认真地从头到尾一一细抠。只有在写成文章时,才逼着你不得不细抠。因此,写成文章这过程本身又是帮助你做好研究的重要环节。应该看成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应该鼓励总结。

  ▽大家回忆

  怀念好友顾震潮同志(节选)

  叶笃正

  20世纪40年代,顾震潮和我先后师从中国地球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赵九章先生,后来他留学瑞典而我留学美国时又都是国际气象大师罗斯贝(Rossby)教授的学生。我们早就彼此知道对方而且经常通信,但我们当时从未见过面。顾震潮本来打算由瑞典转到美国,但1949年国内时局变化,他由于爱国心切急于参加建设,就在1950年初直接回国了。我们又失之交臂。几个月后我从美国回国,那时我们才第一次见面,共同感觉是相见恨晚,以后就在一起共同工作了27年。

  顾震潮回国时,正值中国大规模气象事业的发展时期,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建立全国的天气预报业务。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央军委气象局合办的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现在的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就是从这个中心发展起来的。当时,在他和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同志等副主任的领导下,开始了全国天气预报的业务工作。当时最缺乏的就是气象人才,联合中心所举办的全国天气预报员训练班,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培养了大批天气预报骨干。今天我国天气气候预报业务发展得如此壮大,顾震潮作为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特殊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20世纪50年代,我和顾震潮被赵九章所长同时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室主任。当时并没有分谁是正副主任,我的名字常在前面,但是我们都不在意,而是团结得特别好。我觉得我们俩在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上有共同的认识:都坚持基础科研要走在国际前沿;都把国家实际需要放在第一位;都在科研发展战略上重视前瞻性和开创性;都把培养人才放在重要地位。我们把上述四点看成是四个法宝。我们的团结加上全室同志的共同努力,使得当时小小的研究室发展到今日整个大气物理研究所。其科研领域也已经从当初只研究天气气候扩展到几乎可以说是大气科学无所不包的所有领域。

  用科学的态度来探索世界,是他一辈子生活的精髓。当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时,他并不伤感,而是在临终前,从容和坦然地摸着他脖子上的脉搏,想知道生命结束的过程,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跳了”(指心脏)。我并不知道当时他是怎么想的,但根据我的了解,他对科学执着追求,我知道他是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我的好友顾震潮。

  顾震潮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是一个永不停步的探索者,是一个不断前进的科学家。今天,我们纪念顾震潮同志,就是要把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就是要瞄准国际科学的前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我国大气科学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