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建美好新疆|气象助力旅游畅玩无界 共绘多彩画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携手同行·共建美好新疆|气象助力旅游畅玩无界 共绘多彩画卷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来源:新疆气象局

12月18日,“携手同行·共建美好新疆”采访组在库车市工会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天山神秘大峡谷(库车大峡谷)。刚踏入独库公路,还没来得及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团浓雾瞬间挡住了前方的美景,仅有不到10米的能见度,也让采访组变得紧张起来。

蜿蜒辽阔的冰川雪山、风格奇特的岩石、神秘而壮观的峡谷……西部地区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成为人们自驾游的理想地。库车大峡谷其海拔2800多米,东西走向,是天山融水冲出的一条深50多米、长5公里的地裂缝,有着“神秘大峡谷”和“魔鬼峡谷”之称。

在汛期,峡谷北部山区突发的短时强降水汇集会形成山洪,有时会从谷底升起一团白雾,呈之字形蜿蜒升起,飘至一定高度,倏然不见。风云变幻的天气景观为旅游带来独特吸引力的同时,突然出现的气象灾害也威胁着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专项服务提升旅游舒适体验

据大峡谷景区负责人介绍:“旺季的时候,大峡谷景区日均流量能达到4500人到5000人左右。”展示大美新疆的同时,如何提升游客体验,确保游客出行安全成为气象、文旅等部门合作的共同诉求。

为进一步维护游客的权益,保障游客的安全,新疆气象部门进一步织密气象观测站网,通过设置气象监测、负氧离子监测设备等方式,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并将天气预报预警接入旅游平台,设立安全应急部门联系专线,为游客提供最佳观赏时机和行程规划建议,提醒游客及时关注山区天气变化,以便第一时间获取恶劣天气预警信息。游客还能通过景区线上预订平台,查询景区实时天气,灵活调整出行计划和行李装备,获得“安全感满满”的旅游体验。

图为独库公路专业气象服务

为让游客更好地享受生态之美,新疆气象部门全力做好旅游交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针对旺季的降水天气过程,向各景区交通部门发送重要天气报告,提示降水、道路结冰路段并发布游客出行防范建议。同时建立气象、文旅、应急、交通等多方联合会商制度,研判假日期间公路出行流量,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公众发布,保障游客安全出行,放心赏景。

2023年6月17日,峡谷内暴雨如注,山洪裹挟着泥沙从峡谷两侧倾泻而下。42分钟内,峡谷区域降水量达23.1毫米,区地县三级气象部门通过自治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前发布暴雨预警,收到预警信息后,景区管委会及时组织游客安全撤离,没有出现人员受伤和车辆受损情况。

挖掘资源禀赋探索融合新路径

近年来,新疆各地文旅部门立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势,联合气象部门创建“昭苏·彩虹之都”等国家级气候生态品牌,通过制定评估标准、挖掘气候资源等方式,推出“气象+旅游”特色系列服务产品,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升级,为地方经济赋能添彩,成为当地政府推动旅游的黄金名片。

2018年9月,在中国气象局和阿勒泰地委的共同推动下,阿勒泰被授予"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在"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品牌带来的红利下,阿勒泰市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超过70%,其中冰雪旅游已成绝对主力。国内外企业纷纷到阿勒泰地区投资建设,将军山、可可托海禾木、禾木(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等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2023-2024年雪季,阿勒泰地区累计接待游客1281.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3亿元,将军山滑雪教练月收入从过去的5万元涨到如今的10万元。"中国雪都"金字招牌和产业新业态充分释放出冰雪资源前所未有的活力,全面"唤醒"了沉睡的旅游资源。

“气象+旅游”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未来,气象资源将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活力,让全国人民一想到新疆,就想到新疆是个好地方,一想到出游,就想到新疆正是好时节。

(作者:薛睿弘美 校对:玉素甫 审核:胥执强)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