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本报记者跟随记者团来到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大巴扎于2002年8月正式开门迎客,是新疆著名的商业综合体,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对当地经济具有显著的影响。
作为新疆繁荣的商业地标,截至2024年3月24日,大巴扎已汇聚了79家企业及2370户个体商户,为30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大巴扎内商品琳琅满目,包括民族服饰、花帽、首饰等工艺品,此外还有特色瓜果、风干牛肉、奶制品等新疆美食,这些商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更展示了新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大巴扎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气象条件是影响游客出行和大巴扎景区客流量的重要因素,气象部门在保障游客出行安全、促进大巴扎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新疆气象服务中心专注于旅游气象服务,不断提高旅游气象服务水平,利用微信、抖音以及“一部手机游新疆”等平台,第一时间全媒体发布各类预报预警及科普信息,有效提高公众应对气象灾害风险防御的能力。同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全疆3A级以上景区及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气象服务,并提供“丝路气象”APP等综合性气象服务产品。这些举措为游客安全出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确保了大巴扎景区客流量稳定流动。据统计,夏季大巴扎的游客量高达18-20万人次,而冬季也保持着5-6万人次的客流量。
未来,气象部门将继续深化与各部门的合作,持续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大巴扎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助力“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建设,共同谱写“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李琼 校对:何玉婷 审核:单军霞 贾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