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牵头,联合和田地区气象局、巴州气象局、上海大学、新疆大学等多方专家团队共同开展的2025年春季“追沙逐尘”科学考察与试验活动圆满收官。
本次科考历时10天,聚焦塔里木盆地南缘及昆仑山北坡地区沙尘与降水过程,深入推进盆地与高原过渡区的风沙气象科学研究。考察组以“山——盆——湖”三类典型地貌为主轴,利用佐格微系统(杭州)有限公司先进的移动观测平台,分阶段开展了系统观测与实地踏勘。
科考期间,考察组完成了民丰——策勒——和田——红白山一线的初步沙尘状况调查,并在乌什沙山气候基准站开展了垂直观测。在昆仑山3500米板蓝格草原、柏树线、布琼站等高海拔区域,考察组开展了沙尘暴、短时强降水、强风暴雪等极端天气过程的实地记录;在219国道0公里点、叶亦克风沙观测站、尕旦草场、苦牙克、达里雅等区域站,开展了沙尘采样、垂直风速和云高观测。团队还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走访了“塔中”国家气象野外科学观测站、“一号井”区域站等重要站点,并深入若羌台特玛湖中心区,实地调查了湖区碳汇系统及其生态功能。
科考全面获取了春季塔里木盆地南缘及沙漠腹地强沙尘暴的发生、演变、滞空及干湿沉降过程的第一手资料,深入踏勘了昆仑山中高海拔区域的云水资源、强降雪及高山生态系统,获取了台特玛湖核心区碳汇与地貌环境的宝贵数据,评估了春季昆仑山北坡中山带草原生态现状。同时,本次科考还记录了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阻击战工程成效,包括锁边工程、光伏治沙、风电场、公路防护、山口水电、人工增水等多种复合治理手段的协同效应。
(作者:张海亮 校对:张旺 审核:姚俊强)